當前位置: 上海徐浦中醫醫院 > 中醫腫瘤科 >
在健康體檢日益普及的當下,肺結節的檢出率逐漸升高。很多人在拿到報告看到 “肺結節” 三個字時,瞬間憂心忡忡,開啟四處尋醫問診之路,期間不僅耗費大量精力,還可能花了不少冤枉錢。上海徐浦中醫醫院的吳福寧醫生,憑借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為肺結節患者總結了 3 個實用建議,助力大家少走彎路、合理支出。
建議一:理性看待結節,精準選擇檢查
吳福寧醫生強調,肺結節絕非等同于肺癌。臨床上,超過 80% - 90% 的肺結節屬于良性,比如炎性結節、肺內淋巴結等 。所以,初次發現肺結節,千萬不要過度恐慌。
在檢查方面,不少患者盲目追求全面、高端的檢查項目,這其實是不必要的。對于首次排查肺結節,低劑量螺旋 CT 是性價比極高的選擇。它輻射劑量低,對人體傷害小,同時能清晰發現直徑 2 毫米以上的結節 。如果您是因家人有結節或肺癌家族史等原因,懷疑自己有肺結節,想做初步排查,掛普通號開具低劑量螺旋 CT 檢查單即可。拿到檢查結果后,再依據結節具體情況,決定后續診療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沒必要一來就掛專家號。專家號資源緊張,初次檢查未明確結節情況時,專家同樣會先安排基礎檢查,這樣反而可能耽誤時間、增加費用。
建議二:妥善保存資料,高效利用資源
當您已經確診肺結節,打算進一步就診時,資料準備至關重要。吳福寧醫生指出,很多患者因為資料缺失或準備不當,導致看診效率低下,甚至重復檢查。
歷次檢查報告務必帶齊,這能幫助醫生清晰了解結節變化趨勢。比如,若結節在一段時間內大小、形態穩定,良性的可能性就更大;反之,若結節有增大、形態改變等情況,醫生則需重點關注,評估是否有惡變傾向 。
關于影像資料,很多患者習慣帶片子,但其實片子的參考價值有限。如今 CT 檢查多為數字化成像,一次 CT 能拍攝幾百張圖像,隨機洗出的片子可能未包含結節部位;而且洗出的片子是等比例縮小,微小的結節在片子上難以看清內部結構。最好的辦法是在專家所在醫院進行 CT 檢查,醫生可直接在電腦上放大、多角度查看結節細節;若在其他醫院檢查,建議刻制光盤,攜帶方便且能完整呈現影像信息,費用也不高,一般在幾十元左右。
如果您毫無準備就去掛專家號,專家只能重新安排檢查,當天不一定能拿到結果,還得二次掛號,異地患者還需額外支出住宿、餐飲等費用,費時又費錢。
建議三:規范隨訪復查,勿盲目治療
肺結節的診療,隨訪復查是關鍵環節。吳福寧醫生介紹,醫生會根據結節大小、形態、密度等特征,制定個性化的隨訪計劃。一般來說,直徑小于 5 毫米的微小結節,惡變概率低于 1%,通常每年復查一次胸部 CT 即可 ;直徑在 5 - 10 毫米之間的小結節,復查周期可能縮短至半年;而對于部分實性結節,尤其是磨玻璃結節中出現實性成分的,復查頻率可能更高,3 - 6 個月復查一次。
隨訪期間,一定要嚴格遵循醫生安排,按時復查,切不可因結節暫時無變化就自行延長復查間隔或放棄復查。有些患者擔心復查頻繁會增加輻射傷害,其實如今的 CT 技術輻射劑量已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定期復查的益處遠大于輻射風險。
此外,切忌盲目治療。不少患者一發現肺結節,就急于手術切除,認為 “一刀切” 就能一勞永逸。但實際上,手術有一定風險,可能引發出血、感染、肺功能損傷等并發癥,而且并非所有結節都需要手術。對于良性可能性大或性質不確定的結節,過度手術不僅增加身體創傷,還白白花費高額手術費。
健康熱線:021-6685 5555
地址: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近凌兆路)
公安部備案號:31011502000970
ICP備案號:滬ICP備16020585號-19
醫療備案:滬衛(中醫)網審【2014】第20013號
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