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上海徐浦中醫醫院 > 中醫腫瘤科 >
近年來,隨著體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在檢查中發現了肺結節。一旦看到報告上的 “肺結節” 字樣,不少人便憂心忡忡,擔心自己的結節會發生惡變。對此,上海徐浦中醫醫院的吳福寧醫生表示,并非所有肺結節都值得擔憂,當肺結節具備以下 8 種特征時,基本可以判斷為良性,大家不妨放寬心。
1. 直徑<5 毫米的微小結節
吳福寧醫生介紹,肺結節的大小是判斷良惡性的重要依據之一。直徑小于 5 毫米的微小結節,惡變概率極低,通常不足 1%。這類結節大多是肺部組織在正常生理變化或輕微炎癥修復后留下的痕跡,在后續的隨訪觀察中,絕大多數都不會出現明顯變化,基本無需過度擔心。
2. 邊界清晰、形態規則
良性肺結節往往邊界清晰,與周圍正常肺組織有明顯的界限,如同用畫筆清晰勾勒出的形狀。而且其形態規則,多呈圓形或橢圓形 。吳福寧醫生指出,這種清晰規整的外觀,說明結節生長較為有序,沒有癌細胞向外浸潤、無序生長的跡象,是良性結節的典型特征。
3. 密度均勻的實性結節
從密度上看,實性結節是指在 CT 影像上表現為均勻一致的白色高密度影的結節。如果肺結節密度均勻,內部沒有混雜的低密度影或其他異常密度改變,通常提示為良性 。這類結節可能是肺部的纖維組織增生、陳舊性炎癥留下的疤痕等原因形成,一般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4. 鈣化結節
當肺結節內出現鈣化現象時,也是良性的重要標志。吳福寧醫生解釋,鈣化是由于鈣鹽在結節內沉積形成,常見于曾經感染過肺結核、肺炎等疾病,在疾病痊愈后,病灶部位逐漸發生鈣化。在 CT 影像上,鈣化結節會呈現出高亮的白色影像,猶如結節內部鑲嵌了 “小鉆石”,這類結節基本已經處于穩定狀態,惡變可能性極小。
5. 長期穩定無變化
對于發現的肺結節,醫生通常會建議定期進行隨訪復查,通過對比不同時期的影像資料,觀察結節的變化情況。如果一個肺結節在 2 - 3 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隨訪過程中,大小、形態、密度都沒有明顯改變 ,那就可以基本認定它是良性的。吳福寧醫生強調,惡性結節一般生長較為迅速,而長期穩定的結節,說明其生長處于靜止狀態,良性的可能性極大。
6. 位于肺葉周邊
肺結節的生長位置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吳福寧醫生指出,相較于靠近肺門等中央部位的結節,位于肺葉周邊的結節良性概率更高。這是因為肺葉周邊的組織相對簡單,受到的刺激和影響較少,此處的結節多由局部炎癥、組織增生等原因引起,惡變風險較低。
7. 多發性且大小相似的結節
如果在肺部發現多個肺結節,并且這些結節大小相似、形態相近,那么良性的可能性也較大 。這類多發性結節往往是由于全身性因素,如過敏反應、感染等,導致肺部多個部位同時出現的良性病變,與惡性腫瘤的單發性、侵襲性生長特點不同。
8. 炎性特征明顯的結節
部分肺結節在檢查中會表現出明顯的炎性特征,如周圍伴有磨玻璃影、暈征等,同時患者可能還伴有發熱、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癥狀。吳福寧醫生表示,這種具有炎性特征的結節,多數是肺部當前或近期發生炎癥導致的,通過抗感染治療后,結節有可能縮小甚至完全消失,屬于良性病變。
吳福寧醫生最后提醒,雖然具備上述特征的肺結節基本為良性,但也不能因此忽視定期隨訪。一般來說,對于這類良性結節,可按照醫生的建議,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 CT 檢查,動態監測結節變化。若在隨訪過程中,結節出現大小、形態、密度等方面的異常改變,應及時就醫,進一步明確診斷。保持科學理性的態度,既不盲目焦慮,也不放松警惕,才是對待肺結節的正確方式。
健康熱線:021-6685 5555
地址: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近凌兆路)
公安部備案號:31011502000970
ICP備案號:滬ICP備16020585號-19
醫療備案:滬衛(中醫)網審【2014】第20013號
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