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上海徐浦中醫醫院 > 中醫腫瘤科 >
在眾多癌癥中,胰腺癌因其早期癥狀不明顯,常常被人們忽視,一旦發現往往已到晚期,因此它也被稱為 “癌中之王”。上海徐浦中醫醫院腫瘤科專家吳福寧醫生提醒,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身體變化,很可能是胰腺癌變發出的危險信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 5 個容易被忽視的信號,早發現、早干預,為健康爭取更多主動權。
信號一:莫名消瘦,體重驟降
短時間內沒有刻意減肥,體重卻不明原因地下降 5 公斤甚至更多,這時就要提高警惕了。胰腺作為人體重要的消化和內分泌器官,一旦發生癌變,會影響消化功能,導致身體無法正常吸收營養。吳福寧醫生從中醫角度解釋,脾胃為后天之本,胰腺病變會損傷脾胃運化功能,使得水谷精微不能被有效吸收,從而出現消瘦癥狀。此外,癌細胞在生長過程中會消耗大量能量,也會加速體重下降。
信號二:消化不良,腹脹腹痛
很多人把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當作普通的腸胃問題,吃點助消化的藥就草草了事。但如果這些癥狀持續不緩解,且伴有食欲不振,就需要考慮胰腺的問題。胰腺分泌的胰液對食物消化起著關鍵作用,胰腺癌會阻礙胰液分泌,影響脂肪、蛋白質等物質的消化。吳福寧醫生指出,中醫認為這是脾胃氣滯、痰濕內停的表現,通過疏肝健脾、理氣化痰的中藥調理,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緩解不適癥狀。
信號三:血糖異常波動
原本沒有糖尿病,卻突然出現血糖升高,或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變得難以控制,都可能與胰腺病變有關。胰腺中的胰島細胞負責分泌胰島素來調節血糖,胰腺癌會破壞胰島細胞,影響胰島素分泌,導致血糖異常。在中醫看來,這屬于消渴病范疇,多因陰虛燥熱、氣陰兩虛所致。上海徐浦中醫醫院的中醫團隊會根據患者具體的癥狀和體質,運用滋陰清熱、益氣生津的中藥方劑,幫助調節血糖,改善身體內環境。
信號四:皮膚、鞏膜發黃
皮膚和鞏膜發黃,也就是黃疸,是胰腺癌的常見癥狀之一。當胰腺腫瘤壓迫膽管,膽汁排出受阻,就會反流入血,引起黃疸。除了皮膚、鞏膜發黃,患者還可能伴有皮膚瘙癢、尿液顏色加深等癥狀。中醫認為黃疸的發生與濕邪密切相關,分為陽黃和陰黃,吳福寧醫生會根據不同的證型,采用清熱利濕或溫化寒濕的治療方法,幫助患者消退黃疸,減輕痛苦。
信號五:腰背疼痛
胰腺癌引起的腰背疼痛容易被誤診為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這是因為胰腺位于人體腹膜后,位置較深,當癌細胞侵犯到胰腺周圍的神經組織時,就會引發腰背疼痛,疼痛通常為持續性,夜間更為明顯。從中醫角度分析,這是氣血瘀滯、經絡不通的表現,通過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中藥配合針灸、推拿等外治療法,可以有效緩解疼痛癥狀。
健康熱線:021-6685 5555
地址:浦東新區上南路4091號(近凌兆路)
公安部備案號:31011502000970
ICP備案號:滬ICP備16020585號-19
醫療備案:滬衛(中醫)網審【2014】第20013號
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療及醫療依據。